亦教亦研,且吟且行,做有诗意的语文人
——罗志平名师工作室运研成效交流发言稿
泸县福集镇龙脑桥初级中学校 李才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领衔人以及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我是龙脑桥中学教师李才文,也是罗志平名师工作室里的一员。很高兴,受罗志平老师委托,代表工作室作交流发言,不当之处,恳请指正。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亦教亦研,且吟且行,做有诗意的语文人》。
大浪淘沙,岁月留香。三人同行,桃芬李芳。2021年,怀着对名师的敬仰和向往,我加入了罗志平名师工作室,并在9月15日参加了工作室的揭牌仪式。也是在那一天,我听了最为特别的一节公开课:《语文,让生活更诗意》。在这节课里,罗老师用他自己创作的诗词文赋为载体,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语文是什么”、“为什么学语文”、“怎样学好语文”三大问题,激发了我们一群语文教师要教好语文、做有诗意的语文人的强烈愿望。
语文,让生活更诗意。在罗老师看来,学好语文,可以让我们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因此,罗老师为工作室确立了“共建共享,达己成人,做有灵魂、有温度、有诗意的语文教育人”的宗旨。达己,是提升自己,达己所愿。成人,是成人之美,成就他人。作为教师,最为神圣的就是成就学生。作为工作室成员,在提升自己的同时,我们也在促进其他教师的成长,成就他人。有灵魂,就是有觉悟,有思想。有温度,就是有热情,有干劲。有诗意,就是我们语文教师,就要且吟且诵,亦教亦研,传承国学经典,教出语文味道,奔向诗和远方!
三人成众,三人为师。我们工作室取名“名师三人行”,可谓意义深远。“你我他,三人行”,“共建共享,达己成人”,响亮的口号,加上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崭新的座位牌、工作吊牌、档案盒、工作室手册,一流的设备设施,浓郁的文化氛围,让我们全体成员一下子就爱上了语文,爱上了我们的工作室。在启动仪式上,罗志平老师激情洋溢的发言:《不忘初心,向着名师再出发》,现场填词《卜算子》一首,更是将我们全体成员的名师梦想点燃,那就是“向着名师再出发,不把初心负”。
在启动仪式之后,陈婵老师作了近两小时的专题讲座《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导”与“学”》,让全体成员对自读课文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为工作室的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随后,我们工作室就确立了《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课题,获得县工作室专项课题立项,并于今年的4月19日在泸县一中举行了开题报告会。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工作室紧紧围绕自读课文教学开展研讨活动,初步形成一些研究成果。主要有:
1、组织全体成员深入学习自读课文的课标要求,从“自读”课型的发展演变、“自读”以及相关概念的辨析着手,准确把握“自读”及“自读课文”的概念内涵。
2、对我县使用的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文的编排情况和选文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准确掌握每册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篇目,以及这些自读课文与教读课文、课外阅读的关联。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教材在自读课文编选方面的优点和有待优化的问题。
3、选取初中三个年级的师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线教师对自读课文的认识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层面对教师自读课文教学情况的反馈,了解教师教授自读课文的困境,总结出当前自读课文教学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忽视“三位一体”,迁移能力不足;淡化文体教学,阅读思维不成体系;轻视助读系统,教学效果不甚良好。
4、根据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解决策略。首先,通过多向迁移教读课阅读方法和积极拓展课外阅读的方法,倡导教师有效落实“三位一体”,搭建课内外桥梁;其次,从文学类文体、实用类文体和文言文类文体选文的不同特征出发,引导教师抓住文体特点,重视文体教学;第三,建议教师在活用旁批和关注阅读提示的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巧用助读系统,发挥助读功能。
5、多次组织开展自读课文教学专题研讨活动。2021年10月29日,工作室全体成员在石桥中学专门就自读课文进行学习讨论。2021年11月,我工作室与梅艳名师工作室开展联合教研,观摩了泸县一中杨琴老师执教的《孤独之旅》、云龙镇茅坝学校陈沙《动物笑谈》,听取了石桥镇马溪中学潘成贵的专题讲座《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解析》。2021年12月22日,我们开展线上专题交流活动,分别听取了付启英、张德芬、卢定军、李才文作的自读课文教学专题讲座。今年6月10日,我们工作室又与陈婵老师领衔的泸县龙语工作坊在天兴中学开展联合教研,就自读课文教学、课外阅读、群文阅读、名著导读、整本书阅读等进行交流。今年暑假期间,组织开展自读课文教学征集活动,收集工作室成员撰写的论文和设计的教案、课件、创新性作业、单元练习题,分别编辑成册。30名成员全部参与,无一遗漏。
“初知吟诵即钟情,仙乐如听耳目明。”这是云龙镇学校宁顺芳七绝诗《遇见吟诵》中的诗句。“一见钟情,相见恨晚,这是我对吟诵的感觉。”宁顺芳老师说,她现在教初三,又遇疫情,时间有点紧,但是她还是在继续教吟诵,用吟诵引导吟诵学《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遇见吟诵,爱上吟诵,是过去一年我们工作室成员的意外收获,却又是“教出语文味道,做有诗意的语文人”的真实体现。从去年10月开始,我们先后在石桥中学、城北小学开展吟诵教学专场活动,专门聘请全国普通话吟诵星火培训师范世彬、胡绍举对我工作室全体成员进行集中培训,学习吟诵基础知识与技巧,进行吟诵练习,开展“吟诵天天练”活动。“龙城经典情·最美读书声”,通过为期8个月的吟诵学习,我们工作室有罗志平、宁顺芳、罗雪平获得了中国语文报刊协会颁发的结业证书。
不仅是学习吟诵,我们还学习写诗,写格律诗词。在这方面,罗志平老师表现最为突出。他坚持写作,经常在工作室群里推出他创作的诗词,给大家以示范引领。单是今年9月,他就写作50余首近体诗,讴歌新时代,喜迎二十大。受他影响,工作室里的程宏发、宁顺芳、罗雪平等都加入了龙城诗社,不时推出诗作。
立足讲台,教好语文。紧跟时代,研究自读。传承经典,学习吟诵。写作诗词,让我们的教学生活充满诗情画意。真的是亦教亦研,且吟且行。最后,我用罗志平老师新作的一首诗,结束我的发言:
题10月10日泸县“三名”工作室集中研修
文/罗志平
鸿雁南宾柿染霜,萧疏草木菊花黄。
“三名”汇聚同研讨,引领龙城再启航。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2022年10月10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