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心换四率,做四有好老师
泸县潮河镇学校 张琴
韩愈在《师说》中说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即“道德”。要想传播高尚的道德品质,立德树人,教师必须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样才能当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国教坛中涌现出了无数用爱和生命诠释高尚师德的感人事迹,轰轰烈烈。争做四有好老师,成了我从事教育事业的使命和目标,于是我有了私心:我想优秀,更想出色。与此同时,我便有了四心:爱心、耐心、虚心、责任心。
教育是神圣的,也是漫长艰辛的。一名教师的根本工作职责就是“立德树人”,众所周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与其说它是一份事业,不如说它是一项与快乐、感动、幸福、痛苦、咆哮、崩溃并存的一项复杂工程。
一、爱心是为教的前提
儿歌唱:“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陪陪我,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的亲亲我,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的夸夸我,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抱抱我......”这正是孩子最真切的渴望。作为老师,不能总口口声声的告诉孩子们:老师是爱你的。我们需要真正的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有时候甚至需要把自己也当成学生的同龄人去看待和思考问题,也许我们平时认为的叛逆、无知、懒惰会有另一种答案。
我们班的小雨,一开始班主任老师就告诉我该学生的脾气古怪,无法和同学和睦相处,学习更是“看心情”,我信心满满地说:“没事,交给我!”在后来的相处中,我才真的发现我低估了他的“实力”,高看了自己。考试从不写作文、不写家庭作业、手撕试卷......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一次试卷评讲课上,我发现他撅着嘴,坐着一动不动,桌上没有任何资料,要不是确实坐在教室里,任何人都想象不了这是一个学生的姿态。我忍住内心的怒火询问试卷的去向,不仅金口难开,甚至都是那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瞪着我,仿佛是在挑衅我。同桌告诉我试卷已经粉身碎骨,正式拜他金手所赐。顿时,再也忍不住我的满腔怒火,重重的拍着课桌且大声的呵斥:“你哪里来的骄傲?敢这样对老师?这里是学校,不是你撒野的地方!”他那无关痛痒的表情,让我欲哭无泪。没过两天,他跟同学大打出手,用板凳在别人头上砸出好大一个包,被班主任老师请了家长,挨了骂,赔了医药费,竟然委屈的掉了眼泪,那是我第一次觉得他可怜。趁此机会,我把他叫到旁边轻声细语的问他事情的经过,始终一副不理不睬的样子。我告诉他:“我想,你应该不想打他,既然没忍住出手,一定是对方触到你的底线了。”他很惊讶看了我一眼,终于对我开口说到:“是的,他先骂我。”虽然仅有六个字,我就看到了希望,因为这代表我有机会和他沟通。顺势我跟他分析了这次事件两人的是与非,并且告诉他以后有什么事都可以先找我,而不是私下用暴力解决问题。
半期的语文测试,从不写作文的他,出奇的写了满满一页,那些优美的语句和恰当的写作手法让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毫不吝啬的赞扬了他,并且以进步最明显的名义给他发了奖品,当同学们为他鼓起响亮的掌声时,他脸上的肌肉终于松弛了一下。
是的,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只有我们真正的走进了孩子的情感世界,感受他们喜怒哀乐,学生自然亲近老师,师生之间形成一种润泽的关系,学生就会把全部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
二、耐心是为教的基础
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我想,这应该是众多教师一开始美好的期盼。然而年轻的我们总是信心有余耐心不足,我甚至觉得一副沙哑的嗓子才是一名优秀教师的标配。记得教学三年级语文的时候,我几乎每节课都是激情四射,但并未达到我想要的课堂效果。因为自己急躁性格,面对孩子呆呆的眼神,总是以咆哮回应,面对孩子迟迟说不出我预设的答案,总是以拍桌子或者急的跺脚收场。这样一来,师生关系特别紧张,孩子看我的眼神始终胆怯而畏惧。而且没过多久我成功的被诊断喉咙患有囊肿和增生,需要动手术解决问题。整个学期下来,我深感疲惫,学生对语文兴趣也越发淡薄,成绩更是差强人意。我抱怨:为什么我会遇到如此笨的一批学生,还是自己的教学能力退减了?这样一句话突然闪现我脑海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于是,我换个角度静下心想想,他们终究只是一个个孩子,最可爱的就是纯真无邪,我不应该曲解孩子们的幼稚。回过头反思自己: 我为什么我做不了一个温柔的老师,为什么我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急躁的心情,也像其他老师拥有学生百分百的信任和优异的成绩呢?是的,我从没有想过心平气和的跟孩子们沟通,也没有心与心的真诚交流。终于熬到了四年级,因为村小撤并,为了避免大班额现象出现,学校决定重新分班,面对一个新的班集体,看着学生们两眼闪烁着光,我便充满好奇,充满期待,充满信心。与此同时,我决定改变新的教学方法,试着把生活中乐观积极的自己展现在他们面前,分享我的童年趣事,了解我的现实生活,学习我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一起学习抖音上各类课前律动,传播各种正能量,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风格使得孩子们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使课堂上偶尔答不上我的问题,想要发火的时候,到了嘴角边的骂人的话语也被那句“成长不是短跑,是真正的‘马拉松’”咽回去了。
是的,教育活动需要慢工出细活,需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们的学习成长,不急躁、不追求短期内孩子们考试得高分,多给孩子一些成长的时间,也给教育多一些空间,能够静下心反思自己,其实这样的教育已经出现成功的曙光。
三、虚心是为教的关键
作为教师我们常跟孩子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其实我们何尝不需要时刻铭记这道理呢?教师的工作职责是教书育人,责无旁贷。教书难,育人更难。要想教育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就得不断的给自己充电,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素质修养,所谓博采众长,才能提高教学水平。
新课标“以读为本,以读促教”的提出,是为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阅读,跳出文本感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读促思,读中求解,以读引悟。根据本学期语文学科测试的失败,我总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以读促教”在我这里仍然只是一句口号,只停留在理论上,我的课堂上鲜少让学生读书,仅是在开课时通读一遍课文,就觉得完成了阅读任务,然后就把所有精力用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上。同年级的另一个班语文老师教学方法恰好相反,几乎每节语文课我都能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我曾经“动摇”过,但最终坚持了自己闭门造车的愚钝做法。不出所料,期末测试他们班遥遥领先,平均分竟然拉出了两分的高额之差。我把本次的失败归咎于我自身,是我固执己见、不够虚心好学,导致了学生们战场的溃败。如果我真正的从孩子们的角度考虑,努力创设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优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取得最大可能的阅读效果,也许他们也不至于输的如此可怜。
是的,我告诫自己:只有老师不断进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真正的为孩子解惑,才能让他们尊重和仰视自己,才能促使孩子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学而不厌。
四、责任心是为教的支撑
责任是一种负担,也是一种动力。责任联系着最苦与最乐。最苦是因为背负责任,最乐是因为负了责任,痛并快乐着。环卫工人给社会带来了清洁、卫生;医护人员给人们带来了身心健康;国家治理让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老师的职责就是辅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成长。承蒙领导的赏识,本学期接手学校办公室工作繁琐而繁重的工作,对生性驽钝的我来说,一点儿都不轻松,说自己对电脑相关知识一窍不通一点不夸张。如果说能在有效时间内完成相关工作,或者说取得一点微不足道的成效的话,都是多花费别人几倍的时间换来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我这样,取得的成绩一定会比我大,比我多。尽管常常感到身心俱疲,力不从心,但我却未因为自己的本职工作而耽搁孩子们的教学工作,利用深夜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是家常便饭,虽然没有一天的整觉,但我依然选择收拾好心情撸起袖子干,我知道,这就是担当。选择教育行业是我的梦想,为自己理想买单是理所应当。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是我的使命,只有一直保持这份热情是做好教育的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身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身水平,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才能不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