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漫谈》全书感悟
《教学工作漫谈》全书语言平实,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冗长的理论说教,以大量生动感人的实例,全面叙说了魏老自己独具一格的工作经验和搞好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效率是关键
一、 培养效率感
1. 增大劳动量
2. 减少犹豫,明确任务
3. 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4. 利用生物钟规律
5. 订计划,做总结
6. 较少无效劳动
7. 对劳动产生兴趣
8. 用意志约束注意力
9. 利用好胜心,竞赛气氛
二、 高效学习日
1. 探一探自己最大的潜能,引导学生超越自我。
2. 外部如:面临考试的大敌,父母老师所施加的压力,你追我赶的班级学习气氛。
3. 内在如:学习进入境界,感觉是一种享受和幸福。忠于自己的理想,奔远大前途。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回报社会。
4.高效日不能搞多了,要符合波浪式发展的规律。
三、一分钟竞赛
1. 紧张有趣的学习本身便是教育。
2. 一分钟背诵/抄写/默写/朗读/速读/跳读/听力
3. 用时少,便于开展。增强注意力,提高积极性,增强效率观念和竞争意识。
4. 养成了竞赛的习惯,主要是自我竞赛,学习时首先明确目标,确定具体的任务量,然后按照每分钟的效率去确定完成任务的时间,增强了完成任务的紧迫感,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推开犹豫,雷厉风行
1. 犹豫是时间的盗贼,许多宝贵的时间在犹豫之中溜走了。
2. 犹豫是机会的冤家对头,良机因犹豫而离人。
3. 眼前的事有选择的余地,有大小之分,有主次之分,有难易之分。
4. 存在尽善尽美的心理,人为施加压力,制造紧张气氛,想不出万全之策,一直摞在后面。
5. 懒所致,挑喜欢的做,依次向外做更喜欢的。
6. 两者之间犹豫,扔币/倒尺
7. 危难所致
8. 明知山有虎,便往虎山行 激励自己
9. 数三个数,数完一二三,不管多难,立刻开干。
10. 害怕失败所致
11. 先干,遇到困难再说
12. 先干,干坏了再重干
13. 车到山前必有路,车先走,没路了再找
14. 有了犹豫的病要早治,千方百计地治,摆脱由于犹豫阻碍自己发展而产生的苦恼,能够变成坚决果断、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人。
第四,采摘果实、终生受用=培养学习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在《教育工作漫谈》中,魏书生老师阐述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理论,并亲自做了相应的实践,这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阅读本书,我了解到: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①培养学生自学的信心,并且创设学生自学的良好氛围,逐渐与学生达成“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的共识,同时, ②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长此以往,③反复训练,才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魏书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他看来,自学能力既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又是一种心灵特征。而且,任何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都要经历知、情、行、恒的心理过程才能形成和发展,所以自学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所谓愤诽启发亦有道,要④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说、读、写。这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要比听老师的独角戏要浓的多。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以权威自居,居高临下,或是不自觉地怠慢,冷落学生,教学形式基本上是教师教、学生听的灌输式,这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并没有太大帮助。教师应该集各家教法所长,并结合自己的素质,性格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探索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学生才会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学习,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怎样教会学生自学?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学会提问,发现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才是摆脱传统教育的一剂良药,也是开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一把“金钥匙”。帮助学生学会自学,关键在于⑤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过程中,⑥要求学生预习,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予以有效的启发;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不能“告诉学生什么”,要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自学,要激发学生有兴趣地主动学习教材,发现问题、获取新知。在教学环节中,最好都从学生中来,问题从学生中来,学习方法从学生中来,结论也从学生的探索、讨论中来,而不是教师强加给课堂、强加给学生,更不是代替学生思维。学生探究的结论,不必强求跟教师的预设完全一致,在保证正确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允许多元解读、多元表述。才能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发创造力。
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只有师生双方皆积极参与进来,做到以上六点,才能更快一步取得预期的成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