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教学>初中语文>教学研讨>详细内容

以诗解诗好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6-16 15:40:24 浏览次数: 【字体:

有人说“诗是不能翻译的”,这话有一定道理。诗歌语言含蓄凝练,意味隽永,又常常“言近而旨远”,甚或“言在此而意在彼”。古诗词教学中过多的理性分析往往吃力不讨好,试图一一对应地用散文语言来翻译那充满灵性的诗句,也常常失了诗的神韵。

怎样才能在解读诗词的同时,保留诗词的独特韵味呢?怎样才能避免诗歌艺术特点的“架空分析”呢?受字典词典中“字词互训”的启发,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以诗解诗”的尝试。我发现,“以诗解诗”,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体味诗美,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妙的诗歌艺术境界,而且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同时又可以使同学们了解掌握更多的诗词名句,可谓一举多得。

以诗解诗的直接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解疑析难,准确阐释诗人的内心世界。

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部分同学对“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归来倚杖自叹息”一段不理解,以为诗人是谴责儿童的强盗行径。这时我适时地引用了杜甫《又呈吴郎》中的“不为困穷宁有此”来启发大家,同学们很快明白,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而这一切又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再如解析“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二句,用秋瑾“秋风秋雨愁煞人”的临终悲歌来为诗人的内心世界作注就最贴切不过。不是吗,屋外“秋风怒号”,屋内“雨脚如麻”,自己年老力衰,朝廷风雨飘摇,这自然之秋、人生之秋、社会之秋不正是诗人彻夜难眠的原因吗?


二、互相生发,拓展诗词意境的时空天地。

中国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经过人们感情的长期投射都有着独特的意绪情调,可以说经过人类文化历时性的积淀,每一个意象就是一个世界。学生囿于知识面狭窄,往往不能体会其中的深厚意蕴。适当地引用同一意象的诗词名句,有助于扩大阅读效果,有利于立体的多频道的接收。鉴赏“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婉约名句,说到“杨柳”这一意象,仅仅用逻辑语言进行理性分析,说明杨柳总是与羁愁别恨联系在一起是不够的。在此我引用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和“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两句诗,让学生明白古人既有折柳送别的时尚,又有寄柳催归的习俗。在此基础上,进而引导学生进入“柳”这个意象的时空天地:词人想像岸边垂杨“堤远意相随”,想到自己行役有年,归来无日,情人频频折柳催归,以至“长条折颈,但自己却“天涯芳草无归路”,能不肝肠寸断?


三、比较阅读,把握诗人独特的人生感悟。

同样是写离别,屈原是“悲莫悲兮生别离”(《离骚》),幽愤悲苦;王勃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独标高格;李白是“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梦游天姥吟留别》),飘然脱俗;柳永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黯然销魂。无须“架空分析”,通过比较,学生已能走近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


四、指点迷津,传授读诗方法。

教学生读诗要注意挖掘象外之象,就告诉学生,看到“一枝红杏出墙来”,要努力联想到墙内“红杏枝头春意闹”;说读诗也要生活积累,就化用苏轼“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指导欣赏诗词的“空白”艺术,就引一句“此时无声胜有声”,告诫无言之处有深意,不可大而化之。

把诗词名句引入古诗词教学,可以做的当然还很多,导入新课、交代背景、介绍作者、总结艺术特色都可以用诗句来替代枯燥的讲解。

总之,要努力创造一个诗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那美不胜收的诗歌艺术境界。

需要指出的是,“以诗解诗”必须遵循“有关”“有用”“有度”“有名”的原则,不能为引用而引用,更不能卖弄,所引诗句必须与解读课文有密切的联系,对理解诗文有帮助,要浅显易懂,而且最好是名句。要谨防越解越繁,喧宾夺主。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