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教学>心理健康>辅导案例>详细内容

家校共育 点亮心灯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20 18:08:49 浏览次数: 【字体:

家校共育 点亮心灯

特殊儿童心理辅导个案

泸县中宏特殊教育学校    涂议元

一、案例简介

1.学生情况介绍

(1)基本资料:曾俊涵,男,12岁,兔唇,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之前在普校已经完成了小学二年级的学业,据家长讲他在普校就读时周围的人对他的认同感较差,身边几乎没有伙伴,孤独、不被重视,加上学业跟不上,应家长要求转入泸县特校就读,现在是培智三年级的学生。

(2)背景资料:曾俊涵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离异,曾俊涵和姐姐是双胞胎,监护人是妈妈,哥哥的监护人是爸爸,但妈妈根本就没管他们姐弟俩,实质上三姊妹都在爸爸家,由爷爷奶奶照管,爸爸也去外地打工了,妈妈联系不上,他们成了留守儿童。爷爷在乡下照看读初中的哥哥,奶奶带着姐弟俩住在县城外婆闲置的房子里,照看曾俊涵和姐姐,奶奶很忙经常都会回乡下帮爷爷做农活。

(3)家庭教育状况: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加上离异,根本无法尽到教育管理义务,即使妈妈是曾俊涵的监护人,也从未尽教育管理义务,孩子已经很多年没见到妈妈了,平时也没有联系。爸爸也只是从生活上给予基本的衣食保障,没有对他进行教育引导,也从不主动和老师沟通联系,老师与之交流他都会很不耐烦,电话中将家庭教育责任推给其母亲。教育的责任就落在了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上,但是对于一字不识的老人来说,家庭教育如一纸空谈,加上他们要忙于农活对三姊妹的行为习惯等也疏于引导。因为曾俊涵的脾气过于倔强,所以只要不听话,奶奶就会以打来解决问题。爸爸在家也会经常打他。哥哥平时在学校学习成绩较差,经常打架斗殴,在家时也会欺负曾俊涵,由于姐姐和他同龄,平时也会和他争抢东西,但他争不过,家里人都偏向姐姐,他总是处于弱势一方。在家里,他几乎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也得不到正向引导

(4)问题行为简述:常常表现出自卑、胆小,害怕表达内心的想法,缺乏耐心,偶尔上课时自己会的知识,但别人不会,当老师反复教学时他就会表现出不耐烦。有时非常情绪化,心理活动让人捉摸不透,善于隐藏自己,当着老师和家长的面表现出很乖巧斯文的样子,但单独和同学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和同学一起调皮捣乱,甚至有时他会主动挑衅别人,比如伸中指(被大家认为是一种流氓行为),被他挑衅的同学激怒后教训他时,他又表现出委屈,哭来掩盖自己不良行为带来后果的责任,扰乱大家对事件的判断博得家长和老师的同情关注有时情感上就会倾向于他。家长和老师向他了解情况时一句话也不说,不易暴露内心活动。不善言谈和交际,平时也不怎么和班上的学生玩耍,有时甚至会欺负同学,还有青春期不良行为表现有老师曾发现他一个人在教室时会耍自己的生殖器

二、案例分析

该学生问题行为存在的原因:

1、家庭原因

由于该生家庭关系复杂,他在家里又处于弱势,缺少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过往经历又是常常受欺负,挨打,虽然有个同龄双胞胎姐姐,但姐姐也会欺负他,平时会和他争抢东西,导致了他从小的性格就是自卑、胆小、不善于表达,总想要把自己保护起来,不易暴露内心活动,在比他强的人面前会便显出一副讨好的样子,表现出人前一套人后又是另一套,比如当着老师很乖巧,背着却调皮捣蛋。由于长期在家处于弱势,在学校他就会找存在感,开始欺负比自己更弱的同学,当被其他同学发现制止他甚至也用暴力教训他时,他又会以过往的经验表现出无辜、委屈,问他情况一律闭口不谈,以哭逃避询问。也许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担心说实情会被老师批评,会被家长打,也担心说制止他的同学因为被老师批评会继续教训他。哥哥的不良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曾俊涵的行为发展,据奶奶说他挑衅别人的动作也是跟着他哥哥

2、个体优越感

该生除了身体残疾,智力发展趋于正常,与其他同学相比,他的智力水平在班上相对较好,导致他不愿意与口齿不清智力低下或者精神有障碍的同学交往。平时上课时,他学习知识比其他同学学的快,总是第一个学会,但是他不会主动发言,当有同学发言时(其实那些同学说出的答案是错的,只是机械性的回答问题,他才会跟随小声说出答案(他的回答是对的),前提是他完全弄明白,自己都认为是对的情况下才会跟着回答。如果没有同学或者他在没完全弄明白老师提出的问题的情况下,他会三缄其口因为他比其他同学聪明,他有时也会表现出对其他同学的鄙视,特别是老师个性化补差的时候,他就会露出不屑一顾或者不耐的表情。

3、青春期行为特征

该生今年已经12岁,从来校时小个子长到了高挑个,声音也发生了变化,逐步进入了青春期,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存在一些青春期不良行为,比如偷着耍生殖器等。

三、辅导方法与过程

针对该生表现出的种种问题,作为教师,应该进一步了解他,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从学习、生活中关心、理解他,并逐步对其进行适当地教育引导。主要引导他与同伴交往,克服自卑、胆小的心理障碍等方面着手,并且要培养他做事有耐心的品质,能辨别是非,懂得向善而行,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家校协作,形成合力

1、与家长沟通交流

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在家访过程中,我着重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成员,及在家里的表现。与其奶奶沟通后得知父母都不在身边,第一时间打电话与爸爸取得联系,并告知他学生的状况,而爷爷奶奶年纪也大了,照看曾俊涵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也在一天天的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爷爷奶奶的文化程度有限,养孩子已经不再是让他吃饱穿暖的就可以了,同时还要注意娃娃的心理健康,建议家长还是要把娃娃带在自己身边,尽量营造些温馨愉快的家庭氛围,让感受家庭的和谐与幸福,这样他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2、教给家长正确的教养方式

(1)关爱孩子赏识教育

关心孩子太少,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长需要多给孩子一些温暖与关爱。建议尽可能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引导孩子感受身边的爱。同时多肯定和鼓励孩子,如爱抚、点头、微笑、夸奖等,都会使孩子自信、开朗起来。在对孩子教育的时,尽量用积极乐观的情绪去教育,以身作则,时刻保持这种情绪,那么孩子也会一直保持愉快的情绪状态。懂得欣赏孩子的长处,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快乐成长。 

(2)公平对待孩子

多孩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两个字:公平。孔子曾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对孩子来说,则是不患贫而患不公。家庭条件差或好关系都不大,但是地位的不平等,待遇的不公平却是矛盾的起源。作为父母,在孩子们的关系中一定要起到裁判的作用,做到公平公正。

要做到家庭里的公平教育,首先每一个长辈都要有公平的理念,遇事不护短,不偏袒,把每个孩子都当成公平的主体,忽略年龄差距,男女之别,残疾与否。

其次,要有一套评判的标准,要有游戏规则,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都要明确表达清楚。要让孩子们知道违反规则就是错的,就是要被批评的。

最后,要赏罚分明。定了规则,就要执行,谁犯错,谁受惩罚。

(3)和孩子建立良好关系

家长应该多给孩子一些时间,陪孩子一起玩,参加各种活动。用孩子喜爱的方式和他交流,多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多鼓励孩子做喜欢的事,让孩子有勇气去战胜一些困难和挫折,即使遇到了困难,也好多鼓励孩子去克服。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如果孩子向家长提出了一些要求,只要这些事情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家长一定要尽量去满足孩子,让孩子有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

(4)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男性从儿童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这些迅速的变化,会使人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卫生问题,甚至产生不良行为。家长应告诉孩子不必担忧,都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自身变化,这样就能顺利度过青春期。

(二)个体辅导,走出阴霾

1.接纳学生,建立信任

(1)拉近与学生心理距离

把学生带到学校心理咨询室,请他坐在沙发上,给他一个平时喜欢的毛绒玩具,并告诉他这里很安全,可以自由的活动,有困难或者想说什么都可以告诉老师,老师会帮助你,并且帮你保密。

(2)倾听学生心声

运用罗列法让学生把生活中的压力给罗列出来,指导学生按照一、二、三、四罗列出来,告诉学生写出来以后就会惊人的发现,只要将它们一个个的“击破”, 这些以前所谓的压力,就可以成功的化解了。

曾俊涵在引导下说出了心中的烦恼,他不想来学校读书,想回家。并提出疑问,为什么曾经的同班同学不读书,可以去挣钱,他不能。之前奶奶每天来接他回家都还好,晚上的时候还可以看电视,回家还有东西吃,但是现在住校了,一周才能回一次家,在学校也不自由,没有东西吃,他也不喜欢寝室的同学。为什么他总是被奶奶,被爸爸,被哥哥,被姐姐打骂。为什么下大雨他鞋子,裤子都打湿了,爸爸也不肯为他送来干的鞋袜、裤子。

教师整个过程都全身心地去感受学生,并关注谈话过程中学生表达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在倾听做到多听少讲,积极给与回复。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注、关心、帮助他

(3)与学生共情

倾听完学生的诉说,教师设身处地地体会、理解学生。告诉他:“你说的这些老师都非常理解,因为老师的家在很远的地方也不能经常回家,要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能回家一次。老师知道你挨打的时候,身体一定很痛,心里肯定也难过极了,因为你那么爱的家人,总是以各种理由打你,其实有时候你并没有错,可是他们就是认为是你的问题,老师都懂,那种被人冤枉的感觉不好受。下雨那天鞋袜裤子都打湿了,你肯定很冷吧,那天的雨特别大到处都积了水,老师的衣服也湿了,过了很久才干。老师给你一个拥抱。”老师拥抱学生。

2.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

(1)运用言语提示引导学生放松

让学生坐在提前准备好的软沙发上,听着柔美的音乐,跟随老师的轻柔的声音,慢慢放松身体,通过想象 “蓝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绿茵的草地上”,“我舒适地泡在浴缸里,听着优美的轻音乐”。学生逐渐放松、休息,开始安详、宁静与平和。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释压快跑、痛击打等

快跑:到健身房猛烈的骑自行车。

痛哭:想哭就哭,大哭能缓解压力,让情感抒发出来。

击打:用力挤一挤、捏一捏宣泄球,踢打宣泄人。

心理学家认为,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宣泄内心的委屈、怨恨,能有效带领学生走出阴霾,迎接阳光。

(三)团体辅导,形成良好心理品质

1、镜子里的我

和同学互动大家一起照镜子,并说一说镜子里的人心情怎样开心还是难过,找一找自己的优缺点,大家相互说一说对方的优点,每天都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优点,增加一份信心。

2、好朋友一起玩

通过讲故事“小兔和小鸟一起玩耍”,以故事的形式让学生知道什么样才是好朋友,看视频区分好朋友和坏朋友,让学生分清对错,玩游戏“找朋友”游戏规则:以小组为单位,老师叫人数(2个人、3个人等)音乐停下来,同学们就按规定的人数拥抱在一起,看哪组最快、最准确。

谈感受:找到朋友时,你的感受怎样?找不到朋友时,你的感受又是怎样?

3、树立榜样,给予希望

给学生讲海伦凯勒的故事,海伦面对人生挫折时,没有放弃,选择与命运抗争,最后她取得成功。一起讨论海伦遇到了什么困难,她是如何面对的,请同学分享平时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怎么解决的。得出结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要放弃,坚持下去总会看到希望。

四、辅导效果

(一)与人沟通交往上的改变

从之前的自卑、胆小,不敢说话,逐渐开始变得大胆,开始主动的和同学一起打篮球,一起玩游戏,同学之间也有了相互配合,不再出现争抢现象,投球的时候也知道排队,课间时间能很好的和同学相处。

(二)学习态度上的转变

在学习上也变得积极,有了自信,会主动的举手回答问题,逐渐也有了耐心,懂得包容其他不会的同学,当其他同学不会时,我说谁愿意来帮忙时,他也会主动的举手来帮助不会的同学完成。

(三)性格的转变

性格变得阳光、开朗,开始喜欢运动,跑步,主动提出想要参加周末的体育训练,说自己不怕吃苦不怕累,想要锻炼身体。

五、辅导启示

障碍儿童的内心是丰富的,他们渴望和其他孩子一起娱乐、学习,但某些‘阻碍’使他们的想法很易被误解、很难被表达,这时候就特别需要正能量的引导。孩子是一粒种子,不是一张白纸,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粒种子要发芽、生根、成长、开花、结果我们必须提供他所需要的环境和营养物质保证他健康快乐的成长!不能因为前期管理没搞好出了问题,枝杈很多,疾病遍身。我们看到他不成样子,上去用刀斧乱杀乱砍,要用科学的眼光,进行分析,有节有序的修剪,慢慢来,既要逐步改正错去,又不能让他受到太大的伤害。

家人的陪伴是孩子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孩子就像是一棵树,而家庭就是树的根,根长的扎实,接受阳光雨露时,树才能长成大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的陪伴时间最长,家长需要亲身参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