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劳动教育,助力幼儿发展
泸县方洞镇中心幼儿园 蒋英武
摘要:幼儿的劳动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可以使幼儿学会尊重劳动人民,尊重劳动成果,使幼儿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幼儿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对于世界还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认知,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在幼儿阶段开展劳动教育,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幼儿在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立足 劳动教育 助力 幼儿发展
《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要适当参与劳动,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并学会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在幼儿园进行劳动教育意义深远,在劳动实践开展过程中要采取适时有效的方法策略。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及幼儿身心发展和年龄特点,积极创设多元化、多层次、多种类的劳动环境,时时有体验,处处有学习,人人获成长,劳动自然而然地发生在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幼儿在参与劳动活动中,获得劳动体验,收获知识。
一、结合年龄特点,拓展幼儿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积极拓展幼儿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对幼儿来说是对自我劳动能力与劳动习惯的强化,因此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多元化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实现对幼儿劳动能力的培养与劳动教育的渗透。比如,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到附近的农场、蔬菜大棚或田里进行播种、施肥和浇水等劳动,通过从种植到收获的劳动实践了解不同节气中农作物的生长变化,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并在生活中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在劳动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体现《纲要》所规定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例如,认识小麦时,先让幼儿主动去观察,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麦的生长过程,充分尊重幼儿个体独特的表现力。
二、立足学校实际,优化幼儿劳动教育课程
(一)自力更生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自理劳动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立足幼儿日常生活的自我照料、自我服务,注重生活习惯与能力的培养,树立自立自信的意识,将劳动与一日生活相结合,创设参与性劳动环境,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劳动机会和条件。借助孩子们生活的环节,如喝水、漱口、摆放桌椅、整理衣服等契机,开展以生活自理为目的幼儿自理劳动活动,如:小班幼儿可以进行自己洗手、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等活动;中班幼儿可以学习自主洗脸、擦鼻涕、叠被子、收拾玩具等内容;大班幼儿则可以开展擦桌子、扫地拖地、洗碗、自己刷牙、洗澡、整理书包等活动。
(二)田园场景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实践劳动
农村自然资源丰富,为开展田园实践劳动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时令,组织幼儿深入田野中进行劳动体验,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到田间,观察并体验小麦的播种,首先,在松软的土地上用铲子挖出几厘米的洞,其次,在每个洞内撒上十颗小麦种子,并盖上一层细薄土壤,经过一段时间进行浇水、施肥、除草,观察小麦经过播种期——出苗期——返青期——拔节孕育期——灌浆期——成熟期,幼儿感悟植物生长的神奇,体验生命成长的魅力。儿童对这样的活动形式很感兴趣,能够从中感受到田园劳动的辛苦,在蔬菜、庄稼成熟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前往果园,体验采摘蔬菜、水果的乐趣,使幼儿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增强幼儿的劳动意识。
(三)互帮互助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服务劳动
幼儿的劳动不应该简单的局限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师还应该让幼儿养成互帮互助的意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活动。服务劳动是以劳动的形式为他人提供便利与帮助,同时为幼儿树立集体的事情大家做的思想,培养幼儿的服务意识。主要包括幼儿园的轮值劳动、家庭的家务劳动和社区的公益劳动。如,走进农村社区,引导幼儿参与志愿服务性的劳动,如小红帽服务队活动:体验服务员、邮递员、快递员、环卫工等各行各业的劳动,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丰富的劳动体验,树立正确的社会角色认知。
(四)善思巧作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劳动
创造劳动是幼儿园利用环境资源为儿童创造、创新、创设更多元的劳动体验课程,它固化于一周课程之中,成为每周儿童特有的常态生活的一部分,主要包含创意面点、木工坊活动、色彩扎染、创想建构等。
三、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幼儿劳动学习积极性
(一)大带小,手牵手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手能力,我们开展了大带小劳动果实分享活动。将两个班级收获的番茄和四季豆进行加工、再组织,让孩子们体验劳动收获的快乐并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德,并且在大带小活动中孩子们学会照顾他人和并体验被照顾的快乐。大班的孩子自己制作邀请卡,并亲手将特殊意义的卡片送给参加活动的家长。家长很开心的当志愿者,协助制作出番茄柠檬茶、番茄草莓、葡萄味的冰粉、四季豆饺子、四季豆烧麦。并且在实物分享时采用游戏获得货币的方式,好玩又好吃,孩子们玩的开心,吃的高兴。
(二)幼儿教幼儿
幼儿教幼儿这一教学原则是根据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提出来的,意思是让幼儿来教育幼儿,让幼儿来指导幼儿。所谓幼儿教幼儿,就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减少具体内容的讲解,部分教学内容由班级里某一方面突出的幼儿来辅助完成。幼儿教幼儿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第一,幼儿要比成年人更为了解幼儿,他们的年龄相仿,看待事物的角度比较一致,看待问题的逻辑也十分接近。幼儿与幼儿之间有着很多的共同语言,这是教师无法真正具备的特性,尤其是幼儿在一定程度上有模仿的意识,乐于模仿班级里教师的行为。这是生物的本能学习反应,其总是希望其他人能够通过他对这一知识进行学习,由他来扮演教师的角色。幼儿对幼儿的了解,相较于成年人而言,往往要更为深刻。第二,幼儿教幼儿会给幼儿以极大的心理鼓励,幼儿心目中认为成人能够做成这件事并不稀奇,但如果自己能做成这件事是十分值得自豪的,这就在无形中提升了幼儿的自信和表现力。第三,幼儿教幼儿的范围应该不断扩大,不同的的幼儿轮流担任“教师”的角色,在同一学校、同一班级都能进行,各班的幼儿可以轮流担任教师的角色,让幼儿教幼儿真正成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三)集体活动促成长
结合我园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我们开展幼遇春天系列活动,包括播种和风筝节等;在小麦收割季开展风吹麦浪的实践劳动,将家长请进来,参与到活动中,聘请家长作为种植区技术顾问,让家长丰富的种植经验传授给老师和幼儿,让家园共育落到实处;利用寒暑假期间让幼儿集中参与家庭劳动,孩子们积极在班级群里打卡,制作发放幼儿家庭劳动评价表,动员家长对幼儿家务劳动情况进行积极性评价,形成良好的劳动氛围;在元旦期间组织庙会活动,让孩子参与劳动的同时,体验劳动的成果。
劳动教育是回归生活的教育,农村幼儿园劳动教育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劳动的乐趣,贴近生活,孩子愿意学习和了解。劳动教育也是对情感的教育,在农村生活中有着更丰富的劳动资源和劳动机会,使幼儿在充满生命力的自然中增长劳动知识,培养劳动情感,让幼儿身心得到发展,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琼,梁洁.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分析[J].读与写,2020(19).
[2]姜晓,胥兴春.我国幼儿劳动教育实施现状及路径探析[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01).
[3]施天悦.农村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思考[J]. 华夏教师,2020(12).
[4]李慧娴.德育视角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 吉林教育, 2020(13).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