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绘本《月亮的味道》创新性作业与评价
泸县得胜镇中心幼儿园 杜小妍
一、教学开始部分,教师设疑引入故事
月亮会是什么味道呢?你们想知道吗?它在高高的天上,这群小动物能吃到吗?
二、引导幼儿理解故事过程中,幼儿边听故事,教师边提问
(一)播放第一页,引导幼儿观察
1.黑暗中是什么在偷看着月亮?有几双眼睛?能说说有几只小动物吗?
2.为什么小动物都向上看?它们会想些什么?
3.教师小结:它们盯着月亮,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真想尝一小口呀!可是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小动物们都很着急,请你们帮帮它们,怎样才能够到月亮?
(教师通过多样性,开放式的提问引导幼儿有目的的仔细观察,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创造幼儿说的空间,有效完成目标)
(二)播放2页,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1.谁第一个想去摘月亮?它是怎样去的?表演小海龟爬的样子。
2.是呀小海龟的办法真不错。可是它摸到月亮了吗?
(三)播放3页,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1.爬到顶,月亮近了。可是,小海龟还是够不着。小海龟怎么办呢?(幼儿发挥想象表述)月亮的表情怎么样?
2.幼儿根据动物局部特征猜出小海龟请谁。引导幼儿学说句型“大象,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教师讲述绘本片段,一方面是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是了解动物与月亮的不同心理,同时,也是为孩子的自主讲述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根据动物局部特征猜帮助的小动物让孩子更直观地感受到了月亮与动物玩游戏的乐趣,更形象地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四)播放4页,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1.大象有没有够到月亮呢,为什么?它会怎么办呢?
2.幼儿观察说出请的小动物,引导幼儿说句型“***,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说”是幼儿绘本阅读的基本能力。大班幼儿在语言表达上,句子结构完整,有益于出现大量的复句。在《月亮的味道》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句式就是“***,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幼儿在这个句式出现两次后,就能够结合画面尝试说出完整的句型。)
(五)播放5页,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1.大象请了谁?它会怎么喊呢?我们一起学大象喊长颈鹿。
2.数一数有几只小动物尝月亮。他们摸到了吗?月亮觉得好玩,又轻轻往上一跳。长颈鹿努力伸长身子,可是还是够不着。长颈鹿会请谁?
(六)播放第6页
1.你们猜猜月亮是怎样做的呢?小动物们会放弃吗?他们还会继续努力吗?
2.这么多的小动物一个叠一个做成了梯子,它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七)播放第7页
1.小猴子还是够不到月亮,它请谁了?
2.老鼠是怎样爬上猴子的背?有没有吃到月亮呢?
(有了前面的讲述经验,孩子对讲述的内容、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逐步地退出,给予孩子自主讲述的机会。在讲述过程中,孩子充分感受到了 “叠罗汉”的趣味性,释放自己的情绪变化,跟随动物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充分感受故事中蕴涵的互爱、快乐、分享的喜悦与满足。)
(八)播放第8页
1.小老鼠吃到月亮了吗?“为什么这么小的老鼠也能吃到月亮呢?”
2.现在月亮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九)播放第9页引导幼儿发现少了一个动物,引出小鱼。
1.夜晚,仰望月亮想品尝一口的动物一共有几只呢?(九只)参加摘月亮的又有几只呢?(八只)还有一只去哪里了呢?
2.小鱼在想什么?你们认为它说得对吗?为什么?
(数一数动物的数量,引出小鱼的出场,小鱼的疑惑也同时是孩子的童趣疑惑,’小鱼为什么要这么想?水里的月亮能吃吗?)
三、幼儿完整阅读绘本,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团结就是力量,坚持就是胜利,分享就是快乐的道理!
(一)再次出示封面和封底的月亮,引导发现月亮表情的变化,“谁说说月亮是什么味道的?”
(二)出示小动物摘到月亮的场景,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小动物们是怎样吃到月亮的?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三)眼看狮子快要够到月亮了,但是调皮的月亮又飘远了,这时小动物们有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呢?
(四)教师小结:是啊,小动物们一个叠一个做成梯子,它们为了同一个心愿一起努力,一起合作。终于让老鼠够到了月亮,看集体的力量真大。小老鼠没有忘记它们的好朋友,和它们一起分享了月亮。所以动物们觉得这是最好吃的东西。
(首尾呼应,绘本主题的升华,让孩子通过细微的观察,体验故事中小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评价表
幼儿园名称: 班级: 教师: 日期: 评价人:
项目 | 评价内容 | 分值 | 得分 | 汇总 |
活动目标 12分 | 1、以幼儿语言教育总目标为依据制定;能将语言教育总目标 准确转化为具体教育活动目标。 | 4分 |
|
|
2、目标符合本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和经验;层次清晰,重点 突出。 | 4分 |
|
| |
3、目标明确、具体、可查,可检。 | 4分 |
|
| |
活动内容12分 | 1、活动内容与目标要求相一致,符合本班幼儿语言发展需要,稍高于现有水平。 | 4分 |
|
|
2、能在幼儿原有语言经验间建立联系。 | 4分 |
|
| |
3、 能考虑本班幼儿不同发展水平,难度适宜。 | 4分 |
|
| |
活动准备6分 | 1、能帮助幼儿做好相关的生活经验和必要的知识准备。 | 3分 |
|
|
2、能提供充分的材料,便于幼儿主动活动和相互交往。 | 3分 |
|
| |
活动过程 50分 | 1、能围绕目标组织活动,结构层次清楚,各环节安排合理, 过渡自然。 | 8分 |
|
|
2、能根据内容和幼儿学习特点,灵活运用集体、分组、个别 等形式,让幼儿有自主练习的时间和机会。 | 7分 |
|
| |
3、教学方法灵活,能根据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及幼儿实际及 时调整变化。 | 7分 |
|
| |
4、教师能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提问,所提问题有启发 性,能激发幼儿的思维与表达。 | 7分 |
|
| |
5、教师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面向全体,又能关注个别幼儿 的语言学习,创造条件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表达。 | 7分 |
|
| |
6、 教师思路清晰,语言规范,表达准确简练,语言生动有感 染力。 | 7分 |
|
| |
7、 充分有效的使用材料,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 7分 |
|
| |
效果 20分 | 1、幼儿情绪饱满,学习兴趣浓厚,始终保持注意状态。 | 5分 |
|
|
2、幼儿能主动参与活动,活动中表现出积极性、主动性和一 定的创造性。 | 5分 |
|
| |
3、多数幼儿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基础上都有 所提高。 | 5分 |
|
| |
4、幼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喜欢用语言表达与交流。 | 5分 |
|
| |
总分 |
|
|
|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