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研究>科研成果>第五届成果>详细内容

农村初中青年教师成长途径研究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25 23:06:37 浏览次数: 【字体:

农村初中青年教师成长途径研究

泸县人民政府第五届普教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泸县玉峰初级中学校

完 成 人:何凤龙 李志强 余厚利 熊启斌 余小亮

成果来源:2013年度泸县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

 

一、  成果背景

我校是一所规模较小的单设初级中学,经过2004年的人事制度改革后,学校由47人缩减为29个编制。现在有29名各科专任教师。50岁以上的是6人,40岁至49岁的6人,30岁至39岁的4人,30岁以下的13人。仅从教龄角度来看,我校教师存在着严重的断层,有一种青黄不接的现象。从我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青年教师成长问题也已成为学校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解决青年教师健康、有益、持续地发展刻不容缓,由此,我校选择了“农村初中青年教师成长有效途径”进行研究,以最大限度发挥青年教师的骨干作用,推动学校稳步向前发展。

二、  成果内容

;建立了激励制度,为青年老师快速成长提供内驱力;引入了竞争制度,促成青年教师成长外部动力

快速成长的目标体系

    一年入门,二年基本达标,三年基本成熟,五年成为教育教学骨干。

体系

形成了有效的校本培训方法,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

    学校加大对校本培训的投入,建立健全校本培训机制,将学校构建成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学实体,是加快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丰富了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

1)集体教研、备课;(2)组织开展教研组活动;(3)定期开展课堂竞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4)强调教育教学反思。

侧重青年教师教育基本技能的培养

进一步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的基本技能,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一个锻炼自我和展示才华的平台,青年教师参加了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

途径

我校的培训是以校本培训为主要方式的培训。 在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方面,提出目标明确,重质轻量的目标。学校大力加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

年教师加强教育理论学习,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及时掌握教育动态,领会教育新观念,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委重任、压担子,让青年教师经受锻炼和考验,给他们众多教育实践的机会。让青年教师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快速成长。

青年教师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竞赛,并在竞赛中脱颖而出。我校在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上实行岗位竞争机制,注重工作实绩与能力,注重一线教学和学生管理经历。建立考核档案,搭建活动舞台,鼓励公平竞争。

在青年教师的教学研究方面,我们发现,青年教师在教学第一线,实践经验逐渐丰富,对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体会深刻,每个教师都有好多经验需要总结,还有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解决。在对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上规定青年教师每学年要完成一项校级课题的研究。

三、  成果创新点

我校立足农村初中,制定了青年教师“1235”分段培养目标,即一年入门、二年基本合格、三年基本成熟、五年成为骨干教师;形成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内容体系;打造了学校整体规划系统推进,年级组、教研组合作共生、互助成长,教师个体拜师学艺、加强反思,这一点、线、面向结合的三维一体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构建了青年教师培训、学习、实践、反思、竞争、研究的成长六大途径;并形成了领导重视,强化物质保障机制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坚定基础。

四、  成果效果与推广价值

为校园增添活力

;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青年班主任快速有效成长;促进了青年教师教研科研能力的提高

,校园文化建设在逐渐优化,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促进了校风的改善。青年教师的成长,促进了教风的改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带动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带动了学生行为习惯的进步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青年教师的导向作用使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五、  问题与思考

本课题经过近3年的研究与实践,对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作了调查,对农村初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和培养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形成了农村初中青年教师成长的六大途径。总之,通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深入探讨,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完成和达到了预期的研究内容和目标。但是也还有一些问题和困惑需要作进一步更深入的研讨。个别青年教师存在镀金思想,虽然成长很快,但是扎根农村初中学校的思想不够稳固,需要进一步加强。有经验的老教师退休了就极少回校交流,青年教师缺乏一些向优秀老教师学习机会。

 

撰稿人:李志强

    审核人:王清华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