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对生物学科笔记的认识误区及应对策略
泸县九中 梁光晗
内容提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经常强调记笔记的重要性,但学生对生物学科笔记的认识存在种种误区而不愿记笔记。这导致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本文就中学生对生物学科笔记的几种认识误区谈谈应对策略。
关键词: 笔记 误区 应对策略
有研究表明,听课后马上测试,学生一般能记住10分钟讲课内容的一半;如果48小时后测试,则只能记住其中的20%。如果把听课的内容加工整理成容易记忆和理解的笔记,就可弥补容易遗忘的不足。这表明在学习过程中记笔记对学习的有效性有重要作用。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也强调记笔记的重要性,但学生似乎对此并不买账。老师有时检查学生的笔记,发现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记笔记,或是随性涂鸦,或是有头无尾,或是不成条理......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对学习笔记有认识误区。
误区一:没有必要记笔记,因为书上都有。有的学生认为高中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反正教材上都有,没有必要记笔记,只要在平时多看看书就行了......这种认识误区的根源在于他们没有认识到记笔记的好处。
因此,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记笔记的好处: 一是记笔记有助于指引并稳定学生的注意。要想在听课的同时记好笔记,必须要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光听不记则有可能使注意力分散到学习以外的其它方面。二是记笔记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记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可调动脑、眼、手一齐活动,促进了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三是记笔记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记忆。如果不记笔记,复习时只好从头到尾去读教材,这样既花时间,又难得要领。如果在听课的同时记下讲课的纲要、重点和疑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记下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对照笔记进行复习时,既有系统、有条理,又觉得亲切熟悉,因而复习起来,事半功倍。四是记笔记有助于积累资料,扩充新知识。笔记可以记下书本上没有的,而老师在课堂讲授的一些新知识、新观点。不断积累,便获得更多新知识。
误区二:担心记笔记耽误听课,跟不上老师的讲授内容,或是边听边记分散注意力。这可能跟学生没有明确记笔记的方法有关。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学生对于新课要事先预习,先对内容有一个粗浅、大致的了解后,就可减少上课时听课的压力,记笔记时也更有针对性。其次,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常用词语可用代号。再次,上课是紧张的脑力劳动过程。生物课是理科课程,理解思维是上课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教学生处理好听课、思考和记笔记的关系。如果思考与记笔记发生矛盾,要先跟随老师思路思考,避免因记笔记而使后继内容无法理解。此外,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这样可节约记笔记的时间。
学习生物时还要学会记笔记,笔记是一项技巧性的活动。学习记笔记不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书写、绘图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提炼笔记内容的能力。尤其要避免学生将笔记记为教师上课的流水账,不加选择地全部记下,也要避免将笔记记成教师板书的翻版。
误区三:不知道怎样记笔记,就干脆不记。这表明学生没有明确笔记的方式和需要记的内容。
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学生在生物课堂学习中常用的笔记方式为例,主要有要点笔记、提纲笔记及图表笔记等。要点笔记:就是抓取知识要点,如重点的概念、论点、论据、结论等,对老师所讲的内容用关键词语加以概括。提纲笔记:这种笔记以教师的课堂板书为基础。首先记下主讲章节的大小标题,并用大小写数字按授课内容的少数顺序分出不同的层次,在每一层次中记下要点和有关细节。这种笔记条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图表笔记:利用一些简单的图形和箭头连线,把教学的重要内容绘成关系图,或者列表加以说明。图表比单纯的文字更加形象和概括。
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学生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听和理解上。在笔记内容上应当着重是:1.老师列出的提纲;2.老师强调的重难点、易错易混点;3.课本上没有而是老师补充的内容;4.结合老师讲课的内容自己需要加强的部分;5.记疑点。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6.记方法。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7.记总结。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是对一堂课内容的浓缩。这对于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