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生物学科教师读书笔记
泸县一中 胡基荣
今年暑假期间读了《新理念生物教学论》一书,这本书由崔鸿教授和郑晓蕙教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以新课程的实施为背景,按照 “主题案例—理论探讨—实践(活动,案例分析等)—发展(名师论教、阅读视野等)”的思路构建全书体系和框架,有助于学习者深刻领会生物教学论中的理论和实践。尤其是实践(活动,案例分析等)这个板块的设置,其中丰富、真实的生物教学领域的综合研究案例让缺少实战经验的生物专业师范生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这本书首先对“生物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课程目标以及学习与研究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其后在探讨“中学生物课程设置及其发展”的基础上,从中学生物教与学的角度对“中学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与模式”、“中学生物学生学习活动与学习策略”、“中学生物教学设计”、“中学生物教学实施技能”进行了讨论与研究;接下来,从中学生物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检验角度对“中学生物教学测量与评价”进行了探讨;最后,从教师教育发展的角度研究了“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编写过程从介绍生物教学论到较详细的教学介绍,最后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和专业发展提供建议,章节之间一环扣一环,脉络清晰,深入浅出,值得大家细细品读。对于本书 “中学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与模式”这章中,其中的中学生物课程教学策略这部分给我以深刻影响,获益良多,下面我将详细谈谈我的感受与收获。
教学策略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试、优化,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与设计。教学策略不仅仅指教学手段和方法,而是包含多方面的含义,包括目标的设立、媒体的选择、方法的确定、活动的组织、反馈的方法、成绩的评定等。再具体点说,教学理论侧重与论述“应该怎样”、“为什么应该这样”,而教学策略则侧重研究“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实现应该的事”。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使不会自然而然地称为学习活动地主人地的,那么在什么情境下学生才能称为主人,才能有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采取什么策略学生才会积极主动起来,这便是教学策略要研究的问题。在深刻了解到教学策略这个概念后,我想以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更注重结合学生具体的情况,在不同的条件下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等,由此可体现出生物课程教学策略的特点:目的性与适用性,共性化与个性化,稳定性与灵活性,思想性与技巧性。
书中介绍了的四个主要教学策略:概念图策略、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作为体验过,但认识不深,另外两个策略以前基本没有接触过,经过书本的介绍,现在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下面我主要谈谈概念图策略和合作学习策略。
概念图策略
概念图策略是用来组织和阐述知识的工具,通常以圆形图表或方形图来表示,它包括概念与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这种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用连线来表明,连线上的字词将两者间的关系给予明确。构建概念图可以使新旧知识之间、概念之间的关系清晰可见,使学习者将这些关系外化。概念策略图以其简明扼要的层次化结构来展示概念的逻辑关系,使老师便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掌握概念的来龙去脉;也能帮助学生梳理概念的层次关系,并在个概念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促进知识的同化,实现有意义学习。我认为,当学生学习了一章或较多的相关概念后,可用概念图策略,帮助学生梳理概念和知识点。在开始使用概念图策略时,应使用较少的概念,让学生有一个适应阶段,然后再慢慢增加较多概念的构建。
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将合作性的小组结构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信息和知识的唯一来源,师生、生生共同学会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强调“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以自己作为学生的经验,如果要想合作学习取得应有的成效,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就要设置合理,否则就不能够发挥优点。在大三第一学期,我们的课程增加了合作学习的模式,由于不同的科目评价制度的不同,取得的学习效果也有所差异。比如每个课程在部分内容学习中有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以四人或六人为小组),但在评价制度上有所不同,有的是先在小组内竞争,小组内一定要分出ABC等级,再在组间竞争,据了解,大部分同学对这种评价制度不满意,在心理上产生反感,这样的方式过分强化了“竞争”,在合作方面却收效甚低。所以在实施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时,应注意评价制度的设定,并且在内容分配方面不同的学生承担内容的不同部分,力求达到“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效果,把合作学习、竞争学习和个人学习三者之间相互相融,相互补充。
在案例研究中,以“生物的进化”为内容介绍了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分别从教材分析、课时安排、小组任务、培训学生的合作技能、教师角色、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这几个方面很好为我们呈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让学会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成长。
如在课前一周把学习任务分配好给每个小组(每组任务不同),组内再进行分工和对问题进行资料收集,在分工过程就训练学生的协商能力,并且学会收集资料的方法。在课上,学生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聆听别人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辩护等,最后进行汇报、分享和小组自评互评,这就鼓励同学们自主参与,表达自己,学会倾听,并在辩护过程中学会逻辑论证,这种学习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与合作能力,并且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在教学评价中,教师用Likert式五点评定量表来评定学生,从学生的参与、合作、倾听、贡献、鼓励、帮助和解决分歧七个方面给每个小组评分,这种评价方式从多个维度去评价学生,注重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更加全面。但是,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也有其不足,如在内容选择方面倾向于有探究性、层次性、开放性,另外,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较长,评价难度较大,这也就使得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不适宜经常使用。
在活动这个板块中,介绍了案例,有位老师发现书中许多内容是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寻找科学的答案,更多的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学习;另外,由于小组长的不合理安排,使得有些同学不能很好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分配好任务,发挥好小组长的作用,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要多与学生们交流,留意小组的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也就需要教师注意细节问题,做个有心人。
《新理念生物教学论》一书不仅可以满足我们师范生对生物教学论基本理论学习的需求,而且还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值得一读。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