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材分析: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中的生物尽管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且有的生物就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即使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也必须依赖活细胞生活。因此,从宏观的生物圈逐级深入到微观的细胞,有利于学生用全局的、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生物界。同时,从细胞到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各个结构层次,是本模块和其他模块将要逐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将你所获得的文字、图表信息表达出来。
(2)自主学习: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等资料收集和整理生物学史资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2)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3)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来源:学*科*网]
1.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 2.说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是难点
四、教学策略:本节在教学上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源:学科网]
选择SARS病毒作为“问题探讨”的素材,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1)SARS病毒给人类的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是学生经历过并且相对比较熟悉的一类病毒,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病毒不是一个细胞,不具有细胞的结构,但它不能离开活细胞而独立生活,选择SARS病毒侵害人体肺部细胞作为“问题探讨”的素材,有助于服务“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主题。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将病毒与细胞联系起来,但不宜要求学生深入学习SARS病毒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展示SARS病毒的电镜照片或模式图、SARS患者肺部X光片示弥漫性阴影图,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习过的病毒的结构组成,并与细胞作简单比较。同时探讨
教材中的两个问题,达成“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的认识。
五、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六、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关于冠装病毒相关的资料。
七、教学时间:40分钟
八、教学过程
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引入新课 | 以“病毒是不是生物?”问题引入,简单复习病毒的结构(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核心,但是能复制 | 讨论、思考问题: 病毒是怎么样复制的?(在细胞内) 汇报冠状病毒的相关的资料& |
2.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小结上面的内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在细胞外 小结 | 阅读资料并讨论:[来源:学.科(实例一:草履虫除了分裂和运动,还能镊食、排泄,生长,应激;实例二:精子和卵细胞作为桥梁,胚胎发育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有关系;实例4:例如疟疾、非典感冒等等 |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难点) | 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谓是恒河沙数,但 |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生物系统的层次性、以及尝试分析后面几个层次作为生命系统的原因。(着重引导说出多个组分互相配合影响成为整体) |
4.小结 课 练习 | 单一个心肌细胞就是一个生命系统;心肌也是一个系统(分析略)。引导学生 | 完成 |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