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泸县一中 刘宇
| |||||
学科 | 生物 | 年级 | 高一 | 学期 | 秋季 |
课题 |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 ||||
教科书 | 生物1 必修 分子与细胞
| ||||
教学目标 | |||||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4.关注糖类、脂肪等的过量摄入对健康的影响,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同时关注粮食安全,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生活观念。(生命观念、社会责任) | |||||
教学内容 | |||||
教学重点: 1.比较糖类的种类、分布及作用。 2.举例说明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难点: 1.多糖的种类。 | |||||
教学过程 | |||||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设置生活情景,激趣导入:创设情景一:图片展示:燃烧我的卡路里和高糖、高脂食物。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中富含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 思考讨论 踊跃发言:糖类和脂肪是无罪的。好好吃饭,因为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1. 切身体会现实情况,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2.认识糖类的重要性,也初步了解每天健康饮食的重要性。细胞中的糖类通过与同学们一起解答上面的问题,得出结论: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通过阅读课本,学生掌握了一下知识点:糖类的概念:关于碳水化合物名称的起源,可举例说明;哪些糖类不是“碳水化合物”,举例说明概念的发展。了解糖类的分类依据,把握糖类的分类、分布及功能:单糖:不能再水解的糖。常见单糖(主要类型:五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六碳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以及各自的功能(着重强调葡萄糖是细胞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五碳糖构成核酸)。二糖: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形成的糖。多媒体展示“图2—11几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指导学生分析,通过分析让学生了解几种主要的二糖及它们的组成和水解产物。多糖:由多个单糖脱水缩合形成的糖。主要是淀粉、糖原、纤维素等多糖的分布和作用。指导学生完成糖类的元素组成、分类、及功能一览表(见板书设计)。引导学生根据糖类的组成、功能完成糖类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分布特点。走近生活:1.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定量摄取。为什么? 预习思考:1.日常生活中都接触到哪些糖?如何分类? 2.自主阅读课本P30-P31内容,结合教材,试列举糖的主要类型与功能,并完成相关表格。 学生讨论1.糖类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分布特点。2.为什么多糖有相同的组成单位,功能却相差很大?3.所有的糖类都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吗?请列举实例说明。 是因为其中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分解后生成的是葡萄糖。 1. 通过谈话、讨论、学生发表是否赞成的意见,形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初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团队意识。 细胞中的脂质多媒体展示问题: 1.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什么? 2.常见的脂质有哪些?3.脂质的分类、功能和分布。表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表格。 指导学生完成:脂质的分类、分布、组成元素及功能一览表。. 问题探讨: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样多吗?为什么? 走近生活2:作为一名营养师,给一些患者提出合理的饮食建议。过于肥胖(脂肪肝)、脑溢血(血管堵塞)、佝偻病、营养不良。 教师:通过各种与生活相联系的实例的讨论,告诫同学们,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合理膳食,加强运动。“健康源于饮食,生命在于运动”,关注世界粮食安全,响应国家倡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同时向为世界粮食之父—袁隆平院士致敬。学生回答:1.C、H、O,有些还含N、P2.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体会脂肪的功能—“胖子怕热,瘦子怕撞”。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32-P33“细胞中的脂质”,完成相应表格。 思考回答:有些脂质还含有P、N;脂肪中氧的含量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所以脂肪在氧化过程中的耗氧量更大,等质量的脂肪释放的能量更多。 学生讨论回答:1.过多地摄入胆固醇,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危及生命。2.维生素D 促进钙和磷的吸收。 1.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完全放开课堂,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习完全由被动变成主动。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进一步巩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1. 形成合理饮食,健康饮食的生活习惯的共识。 2. 响应国家倡议和致敬伟大的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 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你知道的生物大分子有哪些? 2、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什么? 3、什么是单体?什么是多聚体? 教师:1.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 C 原子构成的 C 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强调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且以一段多肽链为例,说明:碳是生命的 核心 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2.如何理解“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和“没有碳,就没有生命”两句话?(有机物是生物的基本元素,碳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同是,碳原子的结构也是其作为有机物基本元素的基础。)总结: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阅读课本P33“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结合碳原子的结构,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1.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2.多糖-葡萄糖、 蛋白质-氨基酸、 核酸-核苷酸3.单体: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多聚体:有许多单体连成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1.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复习与巩固已学知识,同时为下一知识点做铺垫. 小结主要从组成、分类(分类依据)、分布、功能几方面进行。 结束语:生命在于运动。 1.识记并在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 2.产生共鸣。热爱运动,热爱生命。练习巩固练习:详见课件ppt。 巩固教材基础知识和形成学习反馈。课后练习
|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