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细胞增殖和有丝分裂
(泸县一中胡基荣)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某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48条,则该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
A.24条 B.48条
C.36条 D.12条
【解析】选A。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某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48条,则该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4条。
2.如图表示某种活性物质在一个细胞的细胞周期(进行有丝分裂)中的含量变化曲线,这种物质可诱导( )
A.染色体的复制
B.染色质螺旋化缩短成染色体
C.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
D.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解析】选B。从题图可以看出,该物质在分裂间期含量非常低,所以,它不在分裂间期发挥作用,染色体复制在分裂间期,A项不符合题意。该物质在前期到中期含量急剧上升,而在后期和末期含量急剧下降,说明它发挥作用的阶段主要在前期、中期。染色质转化成染色体发生在前期,B项符合题意。着丝粒分裂在后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在末期,C、D都不符合题意。
3.(2020·盐城高一检测)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有的特征是( )
A.间期,中心粒进行复制
B.前期,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
D.末期,细胞板形成细胞壁
【解析】选D。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A错误;植物细胞在前期从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也排列在赤道板,C错误;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在高尔基体的参与下,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D正确。
4.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C.细胞周期由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组成
D.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
【解析】选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不会进入细胞周期中,A错误,只有连续进行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B错误;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C错误;不同物种,不同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D正确。
5.如图为细胞周期中部分细胞核的示意图,此过程发生在( )
A.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B.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
C.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
D.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
【解析】选C。据题图可知,核膜处于正在解体或合成的中间状态,而且一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综合分析,该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前期。
6.(2020·哈尔滨高一检测)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
B.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的过程需要酶参与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
【解析】选B。赤道板是一个虚拟的平面,A错误;分裂间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都需要酶的参与,B正确;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C错误;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长,D错误。
7.与洋葱根尖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变化关系最密切的一组细胞结构是( )
A.核糖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B.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
C.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解析】选A。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主要变化是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NA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该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A项正确;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根尖细胞无叶绿体,B项错误;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内质网是蛋白质加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但二者与根尖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变化无直接关系,C、D项错误。
8.在细胞有丝分裂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
A.N和Q
B.N/2和Q/2
C.N和Q/2
D.N/2和Q
【解析】选C。“有丝分裂开始时”是分裂前期,此时,DNA含量已加倍,所以,分裂前细胞中DNA含量为Q/2。前期时,染色体数没有加倍,因此分裂前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一个细胞经过有丝分裂,亲代染色体数、DNA分子数和子代的相同。
9.(2020·大庆高一检测)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核DNA分子数(c)可表示为如图所示的关系,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
A.中心体移向两极
B.着丝粒分裂
C.细胞膜向内凹陷
D.DNA分子正在进行复制
【解析】选A。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时,DNA分子复制已经完成,中心体移向两极,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1∶2∶2,与图示相符,A正确,D错误;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并且着丝粒分裂后,染色单体消失为0,DNA和染色体数目比例为1∶1,与图示不符,B错误;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膜向内凹陷为末期的特征,末期时没有染色单体,C错误。
10.下表所列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细胞类型 | 分裂间期 | 分裂期 | 细胞周期 |
十二指肠细胞 | 13.5 | 1.8 | 15.3 |
肿瘤细胞 | 18.0 | 0.5 | 18.5 |
成纤维细胞 | 19.3 | 0.7 | 20.0 |
A.分裂期和细胞周期均最短的是肿瘤细胞
B.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十二指肠细胞
C.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D.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都是同步进行的
【解析】选C。细胞周期包括细胞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期,分析题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分裂期最短的是肿瘤细胞,细胞周期最短的是十二指肠细胞;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肿瘤细胞;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因此其分裂是不同步的。
【补偿训练】
通过细胞增殖可以增大生物体的体积。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不是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B.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一般比分裂期时间长
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细胞周期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解析】选D。生物体中不再分裂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故A正确;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时间长于分裂期,故B正确;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所以抑制DNA的复制可使细胞停留在分裂间期,故C正确;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0分)
11.(14分)如图是某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进行有丝分裂)中若干曲线变化图(甲图)和表示该细胞增殖过程中各时期的图像(乙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实线表示______ ,虚线表示____________ ,乙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乙图中的C相当于甲图曲线中的____________ 段(用大写字母表示),根据乙中图形推测,乙图中染色体数为4N的图是____________ 。
(3)乙图中A细胞此时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_ 条染色单体,______个DNA分子。
(4)甲图中AB段曲线上升是由于____________ ,此段相当于乙图分裂图像中的____________ (填字母)时期。
【解析】甲图中实线表示该细胞增殖过程中DNA数量变化,AB段曲线上升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虚线表示染色体数变化。乙图中A表示前期(含有6条染色体、12个DNA分子、12条染色单体)、B和F表示末期、C表示后期(相当于甲图的DE段)、D表示中期、E表示分裂间期(相当于甲图的AB段),所以细胞增殖的正确顺序是E→A→D→C→B→F。由图可知,只有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4N,即图C。
答案:(1)DNA数量 染色体数 E→A→D→C→B→F
(2)DE C
(3)6 12 12 (4)DNA分子的复制 E
【实验·探究】
12.(16分)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核膜解体,到末期核膜又重新形成。对新形成核膜的来源有两种不同意见:①认为由旧核膜的碎片连接形成;②认为由内质网膜重新形成。现提供变形虫、3H—胆碱(磷脂的分子)和其他必需仪器,请设计实验,探究核膜来源。
(1)将部分变形虫置于含3H—胆碱的介质中培养,使其______被标记。
(2)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将______ 移至______(填“标记”或“未标记”)的去核的变形虫中,在______ (填“标记”或“未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使其进行有丝分裂。
(3)检查______ 的放射性。
(4)预测结果:
a:若 ,则支持意见①。
b:若 ,则支持意见②。
【解析】实验思路是根据新形成的核膜中是否具有3H—胆碱标记的原核膜来判断两种意见的正确性。(1)根据题中信息,标记的应是核膜;(2)题干中说明利用核移植技术,因此可将已被3H—胆碱标记的细胞核移植到未标记的变形虫中,让其分裂;(3)分裂后产生新的核膜,检测新形成核膜中是否有放射性;(4)新形成的核膜有两种可能:有放射性或没有放射性。
答案:(1)核膜
(2)已标记的细胞核 未标记 未标记
(3)新形成的核膜 (4)a:新细胞核膜具有放射性 b:新细胞核膜无放射性
(10分钟 30分)
1.(8分)(多选)如图a →d表示连续分裂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解析】选A、B、C。a是分裂间期、b是分裂期,二者组成一个细胞周期,A正确;c是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结束后DNA加倍,B正确;d是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均分,C正确;由细胞周期的概念可知,题图中一个细胞周期是a+b或c+d,不是b+c,D错误。
2.(8分)(多选)如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对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用②①④③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图④中有8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
C.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①时期的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染色体、中心体
D.该体细胞经四次有丝分裂之后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各有4条染色体
【解析】选B、D。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期和间期,图中没有包括间期,A错误;④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所以图④中有8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B正确;题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C错误;该体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为4条,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D正确。
3.(14分)如图甲是一个细胞分裂周期示意图,其中a、b、c、d、e代表不同时期;图乙~丁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质的分裂过程模式图,请回答:
(1)在细胞周期的e期中因复制而加倍的物质是____________,b表示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__ 期,c期染色体、细胞核DNA与染色单体三者的数目比为____________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 期(填图甲中的字母)。
(2)在纺锤丝的牵引下,[1]____________ 抵达细胞两极,逐渐解开螺旋;[2]__________________ (或细胞核)重新出现,来自____________ 的小泡向细胞中央集中,在赤道板位置彼此融合,小泡中的多糖物质用来制造新的细胞壁,小泡的膜则在其两侧形成新的[3]____________ 。两个子细胞之间留有细胞质相通的管道,这就是[4]____________ ,用以实现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解析】(1)e表示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的e期中因复制而加倍的物质是DNA,b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c是后期,该时期染色体、核DNA与染色单体三者的数目比为1∶1∶0。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主要发生在前期和末期,即a和d。
(2)在纺锤丝的牵引下,[1]染色体抵达细胞两极,逐渐解开螺旋;[2]核膜重新出现,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故来自高尔基体的小泡向细胞中央集中,在赤道板位置彼此融合,小泡中的多糖物质用来制造新的细胞壁,小泡的膜则在其两侧形成新的[3]细胞膜。两个子细胞之间留有细胞质相通的管道,这就是[4]胞间连丝,用以实现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答案:(1)DNA 中 1∶1∶ 0 a和d (2)染色体 核膜 高尔基体 细胞膜 胞间连丝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