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专题题目是《建设书香校园,推进语文课外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前进,万物互联和智能化社会潮流犹如滚滚巨浪,势如破竹裹挟社会的一切;新思维、新常态、新机遇、新改革,就在分秒之间出现消失。作为培育人性素养的教育,它的改革进程无可避免地推进到新时代。2022年4月23日,教育部发布了16个学科课程标准,其中语文新课标特别瞩目。新课程标准顺应新时代,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为语文学科教育目标、学生学习、教师实施、教育评价等提供了国家标准。
面对新时代,我们学校“馨香行为文化”建设重要内容:“语文课外阅读”推进升华成为必然。为了提升学校语文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成效,认真落实新时代新语文课程标准,推进语文阅读课程进入信息化2.0时代,迎接教育元宇宙时代的挑战。我们针对学校语文课外阅读进行了深度思考和研究。今天有幸抛砖引玉,向各位同仁交流!同时敬请专家指正!
我今天交流目录有:语文课外阅读思想引领、语文课外阅读硬件建设、语文课外阅读软件建设。
一、语文课外阅读思想引领
(一)遵循语文新课标
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16个学科新课程标准,其中语文新课标特别引人瞩目。
新课标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发展素质。
1.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这四个方面之间有“以一带三”的关系:通过“语言运用”来带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培养提高,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2.“语言运用”怎么带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的形成?
通过“学习任务群”来驱动学生学习培养;这个“学习任务群”就是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资源),也是教师的教育任务。
“学习任务群”分为四个阶段六个方面。每个阶段学习任务都是紧紧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人的发展)核心素质来设计实施的。
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群”将“语言运用”分解为:阅读、记忆、写作、说话、思考、应用,简称:读、背、写、说、思、用。
“语言运用”中全程激发学生思维,依靠“直觉、形象、逻辑、辩证、创造”等思维方式,在“想象力、好奇心、求知欲”等内生力的驱动下,培养形成“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为特征思维能力;同时利用“联想、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智力方法培养审美能力,品味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3.面对“学习任务群”(学生学习资源、教师教育任务),教师应该怎么办?
教师落实新课标,完成教育任务,须从四个维度去作为。(1)根据“学习任务群”的“任务”标准,分析学情;(2)根据“学习任务群”的“任务”标准,设计学习任务及其实现方案(目标、情境、条件、时间、途径、方法、成果呈现等);(3)根据学生需要向学生提供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指导;(4)根据“学习任务群”的“任务”标准,开展学生学习任务完成效果的评价。
4.语文新课标对阅读数量、阅读素材、阅读效果等提出非常高的标准。而且,最多的学习任务、学习资源都是关联阅读。所以,在“学习任务群”中“阅读”任务就基于重要位置了,具体呈现方式有:读背、读写、读说、读思、读用。阅读成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质的关键。
让学生从小就养成阅读素养,实现他们终生阅读,就形成了终生学习。
(二)校园阅读理念
1.阅读民族价值
对人类的思想进化来说,从信息到知识,从知识到人类的理解,从人类的理解到人类的智慧是一个精神和智力逐步升级的过程,也是人类与那些最伟大的著作对话的过程。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都在与书籍对话中一步步往上爬行,汇总起来就构成历史以及我们当下所处时代的精神高度。
一个不读书的社会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 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是病态的社会;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创造力贫乏的民族, 一个创造力贫乏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因而,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2.阅读校园魅力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这应该是教育恪守的信条。只有阅读成为学校里最日常的行为,教育才能够真正承担她最神圣的使命,学校才能够真正能成为丰盈心灵、强健精神的育人场所,青少年的生命才能够真正绽放出夺目的精神之光。
教师是教学生学会阅读最关键的引路人。拯救阅读,应该从教师阅读开始。领读儿童,教师要先领读自己。要认识到无论处于多么不如意的教育环境,无论所面对的是怎样令人焦虑的教育现实,都应该通过专业阅读,让自己丰富起来、温润起来、强大起来,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校长的书柜里装着学校的未来,校长的阅读度决定着学校的高度,校长理应是书生。对校长这个特定的人群来说,他们阅读的出发点与归宿是为了理解教育,明白管理,做视野宽广的卓越教育管理者。
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
3.阅读人生的意义
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人生改变,从阅读开始。 阅读对于生命的独特价值在于:唤醒生命,自我教育。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是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和品质。外在的相貌和基因无法改变,但是人的精神可以通过阅读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
读过的书,与我们吃过的食物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作用、留下痕迹一样,也会对我们的精神产生作用、留下痕迹,会以某些特殊的方式来影响我们的生活。 书读多了,世界就变大了,风度和气质也就有了。读书是培养一个人心平气和的最好路径。
通过阅读,我们能够穿越时间空间的限制,看见不同的生活,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生。我们不需要通过自己的尝试错误而获得智慧,而能够通过观察别人的生命、了解别人的活动而增长自己的智慧。 真正的贫穷是没有知识,真正的孤独是没有思想,真正的堕落是没有方向,真正的偷懒是没有追求。这一切的原因,都和阅读相关。
读书是人生最美的姿态,能够把这个姿态定格多久,就拥有了多久的幸福与美好。
(三)校本阅读研究课题成果
开展校本阅读课题的研究表明,学生的阅读数据充分诠释了冰心“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内涵。
研究数据表明,阅读有助于学生学业及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助于降低网络成瘾和手机依赖,提高主观幸福感。
每天阅读半小时,就能给学生带来较大收益;当家中藏书量相当时,拥有较高阅读兴趣的学生学业表现较佳;此外,有选择地阅读也非常重要,阅读故事书及介绍人物或自然的书,有助于学生发展。
数据显示,以小学为例,藏书量越多,成绩越佳。当家中藏书量仅为20本以下时,学生学业成绩平均为514分,而家中藏书量达200本以上的学生,学业成绩平均为607分。
数据表明,只要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每天阅读半小时,就能够比完全没有读书习惯的学生高出42分(相当于多接受了约1学年的学校教育)。
二、语文课外阅读硬件建
学校层面组织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是推进语文学科以阅读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措施。一个学校,如果不以学校组织的力量,要形成学校文化氛围,几乎不可能。组织实施语文课外阅读首先解决阅读中的硬件条件。
(一)语文课外阅读书籍配置
1.教材课文是第一必读书籍。读书是学习的第一步。阅读教科书是学生阅读的第一本书。而且应该在课外首先阅读。新书发下来,迫不及待地阅读课本,应该是学生的常态。
2.语文课程内容中规定的或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这些书籍,学校图书室必须按照学生课外阅读需求配备。每本书籍应该按照能够组织至少一本班学生集体阅读的数量购置准备。
3.学生感兴趣而自主阅读书籍。这类书籍由学生提出,首先在学校图书室借阅。如果学校图书室没有,由学生家长自愿购买。这内书籍由学生认可的教师指导下课外阅读。
4.学校建立电子书籍阅读系统。(今后应该是阅读书籍主体)
(二)语文课外阅读功能室建设
语文课外阅读需要建设阅读功能室。随着社会进步,阅读成为生活,追求生活美好品质是人性升华要求。学生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静心阅读,也是培养学生修养修为的方法。因此,建设环境优美、宁静、舒适,文化氛围浓厚的阅读功能室很重要。让去阅读室成为学生的时尚和渴望!
建设课外阅读功能室注意思考的问题。
1.阅读功能室不能成列书籍,所有书籍外来;
2.阅读书桌仅供有书写记录需求的学生,设置书桌保持一定距离;
3.阅读座位考虑舒适度;
4.阅读室布置阅读文化、绿色植物;
5.阅读室照明特别设计,既能照明阅读,又要保护视力;
6.建立阅读室团体心理公约。
(三)语文课外阅读课时计划
在“双减”背景下,开展语文课外阅读会不会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语文课外阅读的时间从哪里来。必须由学校层面做好总体规划,年级、班级、学生个人才能制定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
根据语文新课标“学习任务群”中“阅读”任务标准,制定学校层面、年级层面、班级层面、学生个人层面四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时计划。
1.学校语文课外阅读课时规划:(1)三年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总课时数及其年级分布;(2)课时来源:语文课内课时划分;课后服务课时划分;寒暑假课时规划;学生休闲碎片时间。(3)课时利用统计确认策略:以课时安排计划表统计。
2.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时计划:(1)按照学校课时规划,明确每个班级课时数,编制年级学期课时方案。(2)落实班级课时统计确认策略。
3.班级课时计划:(1)将年级分配的课时数落实成课时表,分配到具体日期时间。(2)安排课时实施责任人。(3)统计上报班级课时实施责任人的课时。
(四)语文课外阅读师资
1.语文课外阅读师资包括但不限于:语文教师、学生家长、课外阅读指导员、图书管理员、阅读功能室管理员、学校课外阅读管理者、阅读社团成员(未来教育,人人都是教育家,人人都是教师)。
2.语文课外阅读师资的任务:(1)收集学生课外阅读成果材料;分析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建立学生课外阅读档案,(2)为学生设计阅读任务群;(3)根据学生课外阅读情境需要,为学生提供阅读方法、工具、策略、注意事项等阅读指导;(4)开展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效果的评价;(5)拓展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资源。(6)协助学校语文课外阅读管理工作任务。
3.语文课外阅读师资既是阅读指导教师,也是阅读管理者,阅读参与者,阅读评价者,还是阅读服务者。总之,围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所涉及的人员,都是阅读师资。
三、语文课外阅读软件建设
(一)语文课外阅读机制体系
1.学校制定语文课外阅读工作规划:明确该项工作目标、组织机构、完成任务、实施途径、资源保障、阅读管理制度、阅读考核评价办法、评价结果效用等;
2.建立语文课外阅读管理制度体系:语文课外阅读资源配置管理制度、语文课外阅读设备实施管理制度、语文课外阅读课时实施制度、语文课外阅读开合评价制度等。
3.建立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职责体系:学校语文课外阅读管理组织成员职责、年级班级语文课外阅读管理参与者职责、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教师职责、语文课外阅读学生家长职责、课外阅读指导员职责、图书管理员职责、阅读功能室管理员职责、阅读社团成员职责等。
(二)语文课外阅读学情分析
1.语文课外阅读情况分析设计项目:阅读环境、阅读氛围、阅读条件、阅读驱动力、阅读影响力、阅读方法、阅读习惯、阅读心理、阅读时间、阅读效益、阅读成果等。
2.语文课外阅读情况分析技术:可以通过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传统测试技术、统计分技术等
3.语文课外阅读情况分析方法:考试检测、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法、座谈询问、面询谈话等方法。
(三)语文课外阅读任务群设计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在真实情境下,确定与语文核心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的人文主题,组织学习资源, 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自主活动,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形成个人的语言运用系统。
“语文课外阅读任务群”在“语文课外阅读学情分析”的前提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以阅读主题为要点,阅读任务为驱动导向,以阅读项目为载体,整合阅读资源、阅读情境、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在语言运用过程中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发展核心素质。若干语文课外阅读项目组成“语文课外阅读任务群”。
语文课外阅读师资重要任务就是完成“语文课外阅读任务群”设计、实施指导、效果评价
(四)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1.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时,阅读成为习惯。(生命习惯)
2.谨慎选择阅读。流传久远的书籍是阅读选择的标准;阅读选择是人生选择的重要部分,应十分谨慎。 (阅读对象)
3.批判性阅读首先从存疑提问开始。这是检验读书成效的重要标准,防止读书死。(认知启智)
4.阅读要“空杯且自主”。(态度)
5.阅读坚持积累。(时间)
6.构建阅读思维。(思维)
7.开展“双阅读”:阅读书籍启发人生,阅读生活塑造人生。 (应用)
8.利用智能阅读,提高阅读效率。(技术支持)
(五)阅读效果评价
1.阅读效果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采用的评价策略和工具深刻地影响结果。而且评价效果又对阅读情况分析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慎重选择评价策略很重要。
2.阅读效果评价标准按照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与鉴赏”要求编制;
3.阅读效果评价内容及其维度:两个维度7个要素
认知维度:(1)阅读方式、(2)阅读策略(方法)、(3)阅读习惯、(4)知识积累
非认知维度:(5)阅读兴趣、(6)阅读态度、(7)阅读能力
4.阅读效果方法:阅读要素评价有些可以应用测评量表开展,有的只能使用观察法、记录法、反思法开展。
5.遇到效果评价都应制定阅读效果评价方案,编制评价量表,确定评价统计分析规则方法。
我在今年4月23日第7个世界读书日,也是我国全民阅读日,为此拙作七律一首,借以希望“阅读成就人生,阅读实现梦想”。
全民阅读日抒怀
文/程宏发
览书阅事经风雨,生命成才蓄浩然。
朗读声中人性展,推敲慧里劣顽迁。
借光凿璧惜时日,映雪精灵鄙雀燕。
追溯文明承后举,宏扬梦想效先贤。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