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顺河学校 刘光梅
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第七单元的第一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世界各地”。语文要素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写作目标是“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的语言大师马克吐温的佳作。由于我们名师工作室希望我们模仿大师课堂的一些环节,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和我的语文教学水平,我主要模仿了王崧舟老师的三个环节,特制定以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纵横交错”“操纵自如”等词语。
2、能说出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并体会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3、能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说出小艇的特点,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船夫的驾驶技术操纵自如。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搜集威尼斯这座城市的资料。
教师准备:希沃课件。
教学流程
1、视频导入
1、2022年我们的首都北京已经成功举办了冬奥会,下一届冬奥会在哪里呢?(意大利的米兰和另一个城市)今天我们去意大利东北部的一座水上城市去旅行一下——威尼斯。
2、了解作家。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
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2、初读感知
大声地读课文,读完后可以和同桌说说初读感受。初读完课文,你想对大家说什么?
交流第1自然段: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小艇相当于我们的汽车。理解“纵横交错”,因为……所以……)
也可以交流其他地方,老师初步点评,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3、探究新知
假如你是作者,真的到了威尼斯,真的坐上了威尼斯的小艇,真的看到了那里的桥梁,看到那里的人们,看到那里的月光,看到那里的一切,你带了照相机或者手机,你最想将哪个地方拍下来?大家读读课文,找找看。
交流第2自然段: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理解语言大师形象的运用三个比喻句,并且运动了不同的比喻词,特别引导“行动轻快灵活”中间为什么没有用逗号或者顿号,并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诵读。)
交流第3自然段: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小艇的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我们可以记住假比喻句,坐在小艇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呀?能否读出这种感觉?)
交流第4自然段: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体会行船的动态美,船夫操纵自如:船多、速度快;拥挤,左拐右拐挤过去;河窄,平稳急转弯。采用多种形式朗读体会。)
4、表演,巩固所学。
表演:操纵自如的船夫结合课文内容,使出各种招数吆喝,吸引游客。
游客评议:最想坐谁的小艇。
5、课堂小结
6、课后作业
1、 这篇课文通过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展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 。 行动轻快灵活, 。
2、推荐阅读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或者《汤姆·索亚历险记》。
3、二选一:
选做一,搜集中国古代独木舟的图片。
选做二:选一个地方或者景物,写出动态或者静态之美。
(板书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